房地產從SARS過後,走了四年的多頭,房價仍高居不下,很多民眾心中的疑問是現在的時機該不該買?買了會不會被套?還是先租等房價跌了再買?事實上,高房價的時代,也有避險的買房策略!
最近央行利率緩升、銀行貸款成數降低、銷售天期拉長等利空頻傳,不過房價並沒有明顯的回跌,仍是高居不下;而且政府選前房市仍是作多心態,尤其政府擬放寬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的的規定,讓銀行辦理住宅放款,不受存款總額30%上限的規定,藉此活絡房地產。
既然政府作多,房價愈來愈高不可攀,想購屋的民眾心急如焚,擔心房子還會愈來愈貴。不過,高房價也有買屋因應策略,只要循以下策略,即使房市往下修正,你就可輕鬆買到抗跌或增值的房子。
策略一:買在政府投注最多資源的重大工程建設周邊
台北捷運網絡逐漸蔓延,改變了台北各區的房價,捷運周邊一百公尺內的房子,這幾年的漲幅最為驚人,既然捷運是政府釋放利多的工程,那未來還有哪些地方屬於政府的大型開發計畫?
最近台北市內松山菸廠的遠雄大巨蛋、台北火車站旁的雙子星摩天大樓計畫、南港經貿園區展覽館大型工程,如火如荼的進行,有眼光的投資客早已搶進這些工程計畫的未來爆漲熱區。
策略二:好學區、上班距離近是買房的首要考量
最近國際油價漲破每桶76美元,住在林口、三峽每天通勤台北市的上班族,開車通勤的成本逐漸墊高,假使未來油價漲到100美元以上,以時間、空間換取郊區低房價的策略,恐怕會失算。因此,油價飆高上班距離遠近成為買房的重要指標。
北區房屋不動產理財研究室建議,偏遠的郊區或交通不便的區域,出了門就不想回家,或回家後不想出門的地點,千萬別考慮,將來要賣房子,售屋紅紙,經日曬雨淋變成白紙,都不見得可以賣掉,宜謹慎選擇。
策略三:避開推案量大的地區
目前推案量大的區域林口、三峽和淡水,要儘量避開,除非是距離上班地點近,才可以考慮買;不然,這些推案量大的區域,一到夜晚點燈率低,社區管理不易,而且未來賣房子,社區貼出的銷售紅單會產生比價效應,賣不到好價錢。北區房屋建議,社區規模五十戶到二百戶之間最好,超過二百戶以上的社區,就要謹慎評估。
策略四:精華地段先買後賣,郊區先賣後買
從換屋族的角度來看,北區房屋不動產理財研究室建議,美國房地產大亨川普的名言:「地段、地段、還是地段!」,意指地段是房價燙金的保證書,所以精華地段的房子抗跌,流通性高不需急著賣,挑好新屋後,再賣舊房子;倘若先賣精華區的舊房子,再找新房的這段期間,舊房子仍有漲價空間,先賣反而損失。
另外,若是郊區、偏遠的房子,應先賣後買;避免買了新房,舊房賣不掉;假使先賣後買,千萬不能因為即將搬家,室內弄得零亂不堪而影響賣相。至於沒有資金壓力的購屋族,若看好房價後勢,精華區的舊房子,不妨考慮先出租,等未來房價更高再來出售。
|